當古荔園插上“五化”智慧翅膀,當千年荔樹“觸網”定制銷售,當沉寂的古荔文化碰撞上Z時代新潮設計,在茂名茂南區,一群與荔同頻的青年正以灼灼芳華,為古老產業注入青春動能。
值此五月繁花似錦時,我們循著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的詩意,走進綠意盎然的千年古荔園,聆聽當代青年與千年古荔的青春對話,看古荔新枝如何借青春之力,向陽而生。
▲茂名市“五化”智慧果園負責人 馮聲海在廣東茂名市茂南區羊角鎮,不僅有一株株荔枝古樹巍然挺立,遒勁的枝干布滿歲月痕跡,還誕生了全國首個實現集品種優質化、防控綠色化、水肥智能化、生產機械化、管理數字化為一體的“五化”高標準智慧果園。無人機掠過樹冠,單軌運輸機穿梭山坡,傳感器隱沒土壤中。古老與現代的交織中,青年農人馮聲海用科技為千年荔枝文化注入新活力。
一場轉身
從銷售員到果園“掌舵人”
——馮聲海是土生土長的茂名人,有著荔枝飄香的童年。計算機專業出身的他,卻在畢業時進入荔枝行業,一干就是十幾年。2019年,馮聲海迎來人生軌跡的轉折點,“做荔枝出口銷售的幾年時間里,我加深了對這個行業的了解,決定自己承包土地種種看。”從“漂洋過海”到扎根山嶺,這個80后的“新農人”站在60畝土地的新起點,成為“五化”智慧果園的管理負責人。轉型的底氣來自他對行業的洞察:農戶守著黑葉、白蠟等老舊的荔枝品種,收購價每斤不到3元;人工成本占去利潤的一大部分;病蟲害防治全憑經驗,農藥越打越多。“我想用現代農業的思維改變這一切,讓荔枝產業變得‘酷’起來。”馮聲海提到,“五化”首先要在品種優質化下功夫,“一些新品種在引進茂名種植推廣前,會先來到我們基地小范圍試種。”剛開始引進新品種冰荔,質疑聲就撲面而來,“這么貴的荔枝,誰吃?”“肯定是炒作出來的,熱度過了消費者咋會買賬?”馮聲海干脆把有顧慮的農戶請到果園,現場剝開成熟的冰荔。軟糯嫩滑的果肉入口,甜味在舌尖炸開,原本抱著胳膊的農戶也被打動了。2020年5月,果園第一次舉辦現場推介會時,幾十棵果樹掛滿高接換種后的新品種荔枝,農技專家嘗后感嘆:“原來荔枝還能有這么多花樣!”
▲新品種“越州紅”現場觀摩品鑒會。
如今,“五化”智慧果園已擴大到230余畝,更像是一個種質資源圃。馮聲海提到,果園可以為有意向改良品種的果農提供芽條,目前還有幾十個新品種正在育種,等待審定。面對“怕不怕被搶生意”的疑問,他坦言,“能讓其他農戶了解到優質的荔枝品種,愿意嘗試種植,我的努力就算開花結果。”——走進茂南祿段古荔園,古老的荔枝樹虬枝盤曲,樹齡最長者已逾1935年。“羊角鎮既有古樹資源,又有我們這樣的智慧果園,怎么不算古老碰撞現代呢?”在馮聲海看來,機械化、智能化生產與傳統的農業經驗并不沖突,“任何一個果農都有自己的種植智慧,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跟上現代農業的腳步。”現代農業轉型正在“五化”智慧果園悄然發生。今年3月,茂名遭遇春旱。馮聲海的手機警報響起——土壤濕度跌至10%。原來,土壤離地40cm處的信息采集器能將濕度、溫度等數據實時傳至馮聲海的手機。他遠程啟動智能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水流從地下涌出。這套覆蓋荔枝果園的水肥管網,采用分區配置電磁閥,通過導入分析各項前端監測數值,聯動水肥主控系統,進而實現自動澆水施肥。“正是荔枝開花的關鍵時期,若晚幾天澆水,影響授粉,可能就會出現小果、落果。”
▲覆蓋荔枝果園的水肥管網,自動澆水施肥
病蟲害防治則是另一場硬仗。“從前見蟲就打藥,蟲子沒死透,農藥殘留倒超標。”安裝有捕獲趨光性害蟲器皿的滅蟲燈,是“五化”智慧果園推行荔枝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縮影。馮聲海提到,精準施藥不但能減少農藥使用,還降低了工人的農藥暴露傷害。借助“五化”智慧果園力量,祿段古荔園內也安裝了頻振式殺蟲燈、監測墑情采集器等,保護古荔樹的同時,推動荔枝產業迎來新生。——無人機輕盈起飛,按照預設路徑在果園上方盤旋,細密的霧滴從下方的噴頭噴出,飄飄灑灑地落在荔枝的葉片、枝條縫隙處。馮聲海第一次上手操作時,不免心生感慨,“農民可以不只是‘面朝黃土背朝天’,還能用上‘黑科技’。”當古老的根系遇見科技養分,如何將效益發揮到最大?馮聲海的答案是,運用青年農人的力量。“老一輩經驗寶貴,但年輕人上手快,也愿意嘗試無人機這樣的新事物。”他大致算了算,自己操作一臺植保無人機,幾個小時就能給200多畝的果園噴完藥,抵5個工人干好幾天,“此外,如果用單軌運輸機開溝施肥,一臺機器一天就能完成30畝,人工耗時一天只能完成2、3畝地,等于說效率提升了十倍。”
▲馮聲海正在演示單軌運輸機如何操作
“荔枝產業向現代農業轉型是逐步發展的,1.0時代是需要人去操作機械,2.0時代是遠程智能控制,3.0是完全的無人時代。”馮聲海總結道,目前“五化”智慧果園正處于2.0向3.0過渡的階段,“這時候的前期投入是比較大的,年輕人比較有魄力去做。”作為果園的“監護人”,馮聲海還結合所學的計算機、大數據、物聯網知識,運用廣東省現代農業裝備研究院健坤公司研發的智慧果園大數據管理平臺,園區內土壤、水分等影響作物產量質量等因素都可以控制,“都說農業看天吃飯,現在我們是知天而作”。從事荔枝出口銷售的經驗,也給予了他對產業鏈的更深洞察,“青年農人對互聯網更敏感,比如抖音、淘寶的銷售策略等,更能把握市場動向。”
▲“五化”高標準智慧果園令馮聲海感到欣慰的是,在“五化”智慧果園的示范帶動下,不少種植大戶和年輕果農邁出了轉型的步伐,“有的向我們租借農機,有的干脆自己考了個無人機駕駛證。”夜幕降臨,古荔園的一盞盞滅蟲燈次第亮起。馮聲海堅信,“現代農業不能靠一人,要一群人一起走。”
技術合作:180 2861 2231
關于我們 About us
廣州市健坤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創立于2000年,省重點數字農業龍頭企業,也是省農裝院的農業信息與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作為數字農業領先的AIOT服務商,健坤公司深耕農業25年,在農業信息化方面有著深厚的經驗積累和技術沉淀,提供面向農業場景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
健坤公司引領數智農業技術發展,研發農語云AIoT平臺、靈耕大模型,以“數云端”協同技術架構支撐農業多種場景數據價值的分析和交互。依托強大的“軟件+硬件+服務”融合能力,農語云AIoT平臺和靈耕大模型旨在用AI喚醒并賦能傳統農業,連接終端、喚醒數據、智慧云耕,推動AIoT技術落地智慧農業場景。在業務板塊上,健坤AIoT應用覆蓋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搭建和運營、農業智能技術研究和應用、農業軟件及APP開發、植物工廠建設及軟硬件集成服務、采供銷數字化等板塊,面向水稻、果蔬茶、生豬、家禽、漁業、農機等行業提供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數智化創新研究等服務,并為農業產業園、政府農業部門提供數字化管理及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數字農業咨詢規劃等服務。在技術優勢上,健坤公司擁有100多項軟件產品、智能硬件產品30多種,“5G智慧水產”、“農業大數據解決方案”、“農機作業智能監測終端”、“農作物環境精準感知與節水灌溉技術”上榜農業農村部優秀新技術和省級主推技術名錄。公司相繼獲得“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中國農業信息化最具影響力企業”、“農業人工智能企業”、“數字農業先鋒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廣東省農業大數據應用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未來,面向數字經濟賦能新農業、AIOT智聯網賦能鄉村振興新風向,健坤公司將把握數智化轉型機遇,攜手生態合作伙伴,共同開啟數字農業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