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標準+硬核設備!
給病蟲害 “畫像”
此次投入運行的陽東、陽西、龍川、吳川多個監測點,嚴格遵循省級統一的技術標準和建設規范。每個監測點均配備了先進的物聯網蟲情測報燈、性誘智能測報設備、田間小氣候監測站、高清視頻監控系統等核心硬件,并同步搭建縣級病蟲疫情信息處理系統。


陽東、陽西、龍川、吳川等田間監測點的投入運行,海量的田間病蟲害發生動態、氣象環境數據將從更多樣化的生態區域源源不斷地匯聚到省級平臺,為更精準地把握全省病蟲害發生流行趨勢、構建更完善的預測模型奠定了堅實基礎。 智慧防控能力深化 新監測點的啟用,不僅意味著田間監測“哨點”數量的增加,更帶來了監測預警能力的深化與升級。 01 跨區域聯防聯控基礎更牢 多個監測點數據,使得識別跨區域遷飛性害蟲(如稻飛虱、草地貪夜蛾)的遷飛路徑和發生風險成為可能,為組織區域性聯防聯控提供了更及時、科學的決策依據。 02 預測模型更趨精準化、本地化 基于更廣泛區域、更長時間序列的數據積累,平臺的人工智能分析算法將不斷優化迭代。這將顯著提升對各地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發生期、發生量及危害程度的預測精度,特別是針對不同生態區的本地化預測模型將加速形成。 03 預警信息靶向推送更高效 依托不斷完善的監測平臺和縣級節點,一旦某地監測數據觸發預警閾值,預警信息不僅能快速直達當地農技人員、種植大戶和相關管理部門,省級平臺還能根據災害可能波及的范圍,協調聯動周邊區域站點,實現預警信息的區域性精準覆蓋和快速響應,真正做到“未災先防”。 04 賦能基層,經驗共享 所有監測點接入省級平臺,其建設、運行經驗和監測數據可形成共享機制。新建站點能快速學習先進站點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應用技巧,加速發揮效益。
規模效應顯現
“黑科技”裝備上崗
全天候守護田間
陽東、陽西、龍川、吳川的新建站點同樣裝備了強大的“黑科技”武器,智能蟲情測報燈自動誘捕、識別并計數害蟲;性誘智能設備精準鎖定靶標害蟲動態;田間環境監測站實時捕捉溫濕度、雨量及光照變化;高清視頻監控則遠程掃視作物全局長勢與病蟲害宏觀態勢。多源數據瞬間匯聚上傳,織就一張無死角、智能化的田間守護網。

筑牢糧食安全“數字防線”
夯實“藏糧于技”根基
農作物病蟲害是威脅糧食穩產增產的重大生物災害。陽東、陽西、龍川、吳川多地智能監測點的建成投用,是廣東省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速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特別是提升植保防災減災能力的關鍵舉措。
未來,廣東省將持續完善網絡布局,深化數據挖掘應用,推動預警信息與綠色防控、統防統治措施高效銜接,不斷提升‘蟲口奪糧’保豐收的科技底氣和能力,為守好百姓‘米袋子’、‘菜籃子’筑牢堅實的‘數字防線’。
健坤智慧農業
技術合作:180 2861 2231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About us
2025-10-30